大家好,很多同学在学习FRM数量分析这门课时总会感觉越学越不懂,越学越痛苦。作为资深的数量分析讲师高顿金哲老师,今天用一篇文章教会你如何顺利拿下数量分析这门课程,从学不会到拿满分!
三步破局FRM数量分析
一、课程核心框架:围绕“变量”的系统研究
学习数量分析首先要弄清楚这门课程到底在讲什么!其实整个数量分析就是围绕着“变量”在转,主线任务分三块:变量统计、变量分析、变量生成还有一个支线任务机器学习。
1.变量统计
当我们要去分析某个金融变量,我们得先摸清楚这个变量的底细,这就涉及到第一个主线任务变量统计。
首先是概率论基础。概率可以帮助我们在不确定的金融世界当中去寻找确定性!第二个是描述性统计,就像给人做体检。均值、方差、偏度、峰度这些数值特征,就是在量身高体重;而各种概率分布类型则反映了内在体质。
而当我们只能获取变量少量数据时,就需要用到推断统计来以小见大。做出推断后,我们还要分析推断的到底对不对。设检验就派上了用场。这块虽抽象,但核心逻辑超简单——“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”!
2.变量分析
摸清楚了变量的底细,就可以进入到第二个主线任务变量分析了,通常会用到两大工具:计量经济学和时间序列分析。
计量经济学教我们如何用线性回归去研究“Y怎么被X影响”,比如工资(Y)如何受学历(X1)、工作年限(X2)影响。这就需要搞懂模型假设、参数计算,还要用假设检验来验证参数算的对不对。
时间序列分析是第二大工具。股票价格、GDP这些随时间变化的数据,都是时间序列。分析时间序列数据,就像是看自己的成长曲线,看看自己和过去的自己有没有“关系”,有什么样的关系。
3.变量生成与机器学习
不管是变量的统计还是分析,都需要有足够多的数据,但实操时却往往事与愿违。如何科学的无中生有,生成更多的数据呢,这就到了第三个主线任务变量的生成。比如蒙特卡洛模拟、比如自助法重抽样技术。
完成了主线任务后,还有个支线任务机器学习,机器学习的加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变量的统计、分析以及生成。这部分别被高大上的名字吓住,考试就考基础概念,比如欧几里得距离其实就是勾股定理,完全不用怕!
 
二、学习策略:从框架到细节的突破路径
搞清楚了数量分析到底在讲什么之后。接下来教大家一个三步学习法。
1.先搭框架,别迷路!
整个数量分析的学习就像盖房子:概率→描述统计→推断统计→金融建模,一环扣一环。建议大家一定收藏保存下面的思维导图,学的时候常对照,就像拿着地图走迷宫,完全不用慌了!
2.夯实基础,搞清重点
变量统计占近半壁江山,概率论、描述统计是“承重墙”,必须砸实!
记住:难点≠重点!机器学习难但考得浅,二项分布、贝叶斯公式看着复杂,其实有固定解题套路,多练就能拿下!
3.做题别瞎刷,要“拆题”!
比如遇到可决系数R²=0.64,求变量之间相关系数是多少?别着急直接选0.8!得想想:相关系数能是负的吗?正负号由谁决定呢?回归方程斜率系数啊!而斜率系数又如何计算呢?顺着这个思路深挖,一道题能串起一串知识点,这才是做题的正确打开姿势!
数量分析确实有难度,但95%的考点都在这个框架图里了!按咱们的框架学,重点章节跟着网课多听两遍,题做精不做量,拿下这门课绝对没问题!相信自己,加油冲吧!